名称:德国日耳曼啤酒厂房图纸
年代:1911年
材质:深蓝色加厚纸张
现存:青岛啤酒博物馆
文物级别:一级文物
文物简介: 青岛啤酒厂建厂初期糖化大楼的平面设计图纸。20世纪初期德国人建造了青岛啤酒厂,图纸为德国建厂时所用,后一直留存于青岛啤酒厂档案室。由两张纸质图纸构成,纸张底色为深蓝色,内容为手写德文,以白色水笔精细绘制,涵盖青岛啤酒厂建筑设计的概念草图、各关键部位的剖面图,以及具体的建筑数据。
名称:西门子电机
年代:1896年
材质:铁
现存:青岛啤酒博物馆
文物级别:一级文物
规格:长65厘米 宽28厘米
文物简介: 青岛啤酒厂现存能够正常运转的西门子早期电机。德国原装进口,于1903年在青岛啤酒厂正式投入使用,在青岛啤酒厂持续稳定运转近一个世纪,直至1995年才停止使用。主要用途是在啤酒生产过程中为相关设备提供动力,带动酿酒锅里的搅拌桨搅拌原料。
名称:糖化锅
年代:1903年
材质:紫铜、钢等
现存:青岛啤酒博物馆
文物级别:一级文物
规格:高185厘米 腹围300厘米 容积9吨
文物简介: 青岛啤酒厂现存德国原装的紫铜酿酒锅。从1903投入使用到1995年,整整发挥了90多年的功用。作为糖化设备,这四口紫铜锅是啤酒酿造的第一步,糊化锅对大米等辅料进行糊化处理以利后续反应,糖化锅负责让麦芽与水混合使淀粉分解为糖形成糖化醪液,过滤槽则是分离麦汁和麦糟以得到澄清麦汁,煮沸锅用于煮沸麦汁、凝固蛋白质、调整浓度并融入酒花风味。
名称:糊化锅
年代: 1903年
材质:紫铜、钢等
现存:青岛啤酒博物馆
文物级别:一级文物
规格:高260厘米 腹围320厘米 容积9吨
文物简介: 青岛啤酒厂现存德国原装的紫铜酿酒锅。从1903投入使用到1995年,整整发挥了90多年的功用。作为糖化设备,这四口紫铜锅是啤酒酿造的第一步,糊化锅对大米等辅料进行糊化处理以利后续反应,糖化锅负责让麦芽与水混合使淀粉分解为糖形成糖化醪液,过滤槽则是分离麦汁和麦糟以得到澄清麦汁,煮沸锅用于煮沸麦汁、凝固蛋白质、调整浓度并融入酒花风味。
名称:过滤槽
年代: 1903年
材质:紫铜、钢等
现存:青岛啤酒博物馆
文物级别:一级文物
规格:高180厘米 腹围320厘米 容积9吨
文物简介: 青岛啤酒厂现存德国原装的紫铜酿酒锅。从1903投入使用到1995年,整整发挥了90多年的功用。作为糖化设备,这四口紫铜锅是啤酒酿造的第一步,糊化锅对大米等辅料进行糊化处理以利后续反应,糖化锅负责让麦芽与水混合使淀粉分解为糖形成糖化醪液,过滤槽则是分离麦汁和麦糟以得到澄清麦汁,煮沸锅用于煮沸麦汁、凝固蛋白质、调整浓度并融入酒花风味。
名称:煮沸锅
年代: 1903年
材质:紫铜、钢等
现存:青岛啤酒博物馆
文物级别:一级文物
规格:高180厘米 腹围320厘米 容积9吨
文物简介: 青岛啤酒厂现存德国原装的紫铜酿酒锅。从1903投入使用到1995年,整整发挥了90多年的功用。作为糖化设备,这四口紫铜锅是啤酒酿造的第一步,糊化锅对大米等辅料进行糊化处理以利后续反应,糖化锅负责让麦芽与水混合使淀粉分解为糖形成糖化醪液,过滤槽则是分离麦汁和麦糟以得到澄清麦汁,煮沸锅用于煮沸麦汁、凝固蛋白质、调整浓度并融入酒花风味。
名称:啤酒发酵桶
年代:1903年
材质:橡木、铁
现存:青岛啤酒博物馆
文物级别:一级文物
规格:高230厘米 腹围180厘米 容积6吨
文物简介: 青岛啤酒厂早期的啤酒发酵储存设备。由德国工匠于1903年纯手工打造并投入使用,1995年停止使用,一直放置于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内部,2003年作为保护文物向公众展示。主要作用是为啤酒发酵提供密闭环境,使酵母分解糖分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,确保发酵过程顺利进行,形成啤酒独特的风味和品质。
名称:锦旗
年代:1947年
材质:丝绸
现存:青岛啤酒博物馆
文物级别:二级文物
规格:长160厘米 宽40厘米
文物简介: 青岛啤酒厂表彰条幅。浅红色长条状丝绸,锦旗上工整书写着对庄季愚同志的表彰词,表彰词旁,密密麻麻签满了青岛啤酒厂员工的姓名。因其在职期间秉持“廉洁持躬、诚恳对人”的处世原则与职业操守,赢得了全体同仁的敬重与赞誉。这件锦旗作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实物见证,不仅承载着员工对庄季愚个人品德的高度认可,反映出青岛啤酒厂的内部氛围与企业精神,更是彰显了青岛啤酒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。
名称:酵母回收罐
年代:1903年
材质:铁
现存:青岛啤酒博物馆
文物级别:二级文物
规格:长120厘米 高150厘米
文物简介: 青岛啤酒厂早期重要的酿造设备。于1903年从德国进口并投入使用,直至1995年停用。在啤酒酿造过程中,当啤酒发酵结束后,酵母回收罐将使用完的酵母回收、储存,以便进行循环使用。青岛啤酒独特醇厚、柔和、爽口的风味,得益于其优良酵母菌种,而回收罐对原始菌种的良好储存,确保了青岛啤酒百年来的优良品质。
名称:麦汁冷却机
年代:1903年
材质:紫铜、钢等
现存:青岛啤酒博物馆
文物级别:二级文物
规格:长210厘米 高280厘米 厚54厘米
文物简介: 青岛啤酒厂早期铜管式冷却机。于1903年从德国进口,使用至1995年。其作用是将糖化车间生产的高温麦汁,快速降温至10度,这一环节对后续发酵影响重大。由紫铜纯手工打造而成,器皿一体成型,整体呈立式长方形,周身散发着古朴的紫铜色泽。
名称:三国啤酒广告
年代:二十世纪三十年代
材质:纸
现存:青岛啤酒博物馆
文物级别:三级文物
规格:长61厘米 宽90厘米
文物简介: 民国时期的彩色商业宣传招贴画。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经营时期设计制作,由解放前香港与上海联合印制, 展示了民国时期的商业文化。此画作为青岛啤酒早期的产品广告,材质选用加厚皮质,采用赋彩套色版画工艺制作。内容题材源于《三国演义》中经典的桃园结义故事,画面中刘备、关羽、张飞在桃园聚饮美酒,古色古香的酒具盛满了无名无姓的琼浆玉液,广告希望引起的联想是:青岛啤酒源远流长,内在奥妙古已有之。
名称:美女啤酒广告
年代:二十世纪四十年代
材质:纸
现存:青岛啤酒博物馆
文物级别:三级文物
规格:长57厘米 宽77厘米
文物简介: 民国时期的彩色商业宣传招贴画。 20世纪40年代日本人经营时期设计制作。采用了赋彩套色版画工艺,生动展现了民国时期的商业文化。画面中心为身着旗袍的美女形象,这一形象所依托的人物原型为当时著名影星胡蝶,设计风格与当时的海派风格一脉相承。
名称:钢印
年代: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
材质:铁
现存:青岛啤酒博物馆
文物级别:三级文物
文物简介: 钢印是国民政府经营时期青岛啤酒厂重大事件的见证物。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,钢印为青岛啤酒厂国营时期办公室使用,一直有青岛啤酒厂保存,2003年划归青岛啤酒博物馆收藏管理。此钢印铁铸而成,整体呈现出沉稳的蓝色,中间部分则闪耀着银色的光泽。
名称:麦芽上料斗
年代:1903年
材质:木、铁
现存:青岛啤酒博物馆
文物级别:三级文物
文物简介: 青岛啤酒厂早期重要的酿造设备,于1903年从德国进口并投入使用,直至1995年停用。在酿造啤酒的过程中,麦芽是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。它提供了啤酒所需的糖分,并赋予啤酒特有的风味和颜色。麦芽上料斗的主要功能是将麦芽从储存区输送到酿造设备中,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进行。整体呈方形桶状 ,由木材制成,外观古朴且有明显的使用痕迹和岁月感。
名称: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认购申请表、纪念标牌、纪念酒杯
年代:1993年
材质:纸、玻璃
现存:青岛啤酒博物馆
文物级别:三级文物
文物简介: 1993年青岛啤酒有限公司先后在香港联交所、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时,发行的普通股票以及纪念标牌、酒杯。股票认购申请表为长方形纸张,白色质地,边缘为灰色框线,纸张尺寸较小与手掌长度相仿,上印有中签号,与股票发行地、发售企业信息。酒杯杯身上印着公司logo与中英文名称,杯身下部写着“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第一間中國企業 15.7.1993”,铭记了这一开创性的时刻。
名称:第一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啤酒桶
年代:1991年
材质:木、铁
现存:青岛啤酒博物馆
文物级别:三级文物
规格:长85厘米 直径65厘米 容积60升
文物简介: 第一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启的第一桶啤酒桶。1991年,青岛国际啤酒节在青岛举办,本桶为当时青岛市市委书记郭松年、青岛市市长俞正声共同开启的第一桶啤酒桶。此酒桶甄选橡木精心打造,单桶容积达60升。桶身之上,雕刻着啤酒节的吉祥物——名为“翡翡”的可爱海豚,它憨态可掬,仿佛正怀抱着啤酒杯,悠然沉醉于那片醇厚的啤酒海洋之中。
名称:啤酒兑滤器
制造年代:1903年
材质:铁、铜
现存:青岛啤酒博物馆
文物级别:三级文物
文物简介: 青岛啤酒建厂之初从德国进口而来,自1903年一直运转至1995年,使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。在啤酒生产酿造过程中,它主要用于合并与兑滤发酵后的酒液,确保啤酒的口感纯净与品质卓越。正是借助这一设备,青岛啤酒厂成功生产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瓶啤酒,开启了青岛啤酒的传奇篇章。该兑滤器由两个阀门状物体组合而成,下部配有一蓝色方形镂空底托,整体呈现出光亮的银色。
名称:桶式装酒机
制造年代:1903年
材质:铁
现存:青岛啤酒博物馆
文物级别:三级文物
规格:高190厘米
文物简介: 青岛啤酒厂建厂之初从德国进口而来,1903年投产之初开始使用至20世纪90年代,见证了青岛啤酒百年不间断生产的奇迹。桶式装酒机为立式,是半机械手动设备。主体承重柱为绿色,上部有圆形转轴用于拉动装酒用铁质管道,中部为可移动铁质装酒管,底部可放置啤酒橡木桶。
名称:洗棉机
制造年代:1903年
材质:铁
现存:青岛啤酒博物馆
文物级别:三级文物
规格:高140厘米 宽240厘米
文物简介: 青岛啤酒厂建厂之初从德国进口而来,1903年投产之初开始使用至1995年。作为啤酒生产酿造设备,洗棉机为人力手动设备,主要用途是洗涤供过滤机使用的棉饼。它通过撕棉投料、进水漂洗、加热灭菌、添加新棉几个步骤,去除棉饼中的杂质,确保过滤过程中啤酒的纯净度和透明度,这个步骤对于保证啤酒质量至关重要。
名称:压棉机
制造年代:1903年
材质:铁
现存:青岛啤酒博物馆
文物级别:三级文物
规格:高140厘米 直径85厘米
文物简介: 青岛啤酒厂建厂之初从德国进口而来,1903年投产之初开始使用至1995年。本馆工业压棉机为气动压缩,属半自动设备。是中国最早的啤酒生产设备。压棉机可以将棉花压成圆饼状,用于啤酒过滤。器物整体为圆柱体,由三部分构成,最上部为气压阀门和轴承,中间为圆柱形压棉器皿,最下部为圆柱形承压底座。器皿外部刷有灰蓝色防腐漆。
名称:过滤机
制造年代:1903年
材质:铁、铜
现存:青岛啤酒博物馆
文物级别:三级文物
规格:长540厘米
文物简介: 青岛啤酒厂建厂之初从德国进口而来,1903年投产之初开始使用至1995年。棉饼过滤机为人力手动设备,是中国最早的啤酒生产酿造设备。主要用于啤酒生产中的过滤环节,能去除啤酒里的杂质,使啤酒澄清透明,优化啤酒口感,减少异味和杂味,让风味更纯净、清爽。主要工作原理是将棉饼置于其中,用压力使啤酒通过,起到过滤澄清作用。现藏两套,器物整体为圆柱体,长5.4米,由一片片铁饼组成,用于挤压棉饼过滤酒液。